健康科普
2024年5月10日是第二十一个“世界狼疮日”。今年的主题是:“Let’s make lupus visible”——让狼疮被更多人看见。让狼疮患者从谈“狼”色变到与“狼”共舞,让更多的人听到狼疮患者的声音,让更多的人了解红斑狼疮的真实面貌,从而进一步消除对她们的误解和歧视,为她们的康复和生活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一、什么是狼疮( Lupus)
狼疮之名一方面是为了形容患者面部的皮肤表现-类似被狼咬过的不规则红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该病袭来时较为凶险,如狼一般令人恐惧,患者应高度重视,及时就医。
红斑狼疮( Lupus Erythenmtosus, LE)包括:皮肤型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nmtosus, SLE) 、药物性红斑狼疮、新生儿红斑狼疮。SLE是可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病原型,多发于育龄期女性,我国SLE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9岁,男女比例约为1:10。
二、SLE病因及发病机制
SLE病因尚不清楚,目前主要考虑与遗传(易感基因)、环境因素(阳光、药物、化学试剂、病原微生物等)、雌激素等多因素相关。SLE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SLE是以 T、B淋巴细胞过度活化、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和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为发病特点,导致靶器官损害,可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病。
三、SLE的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疲劳、乏力、低热,少数为高热、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
2、皮肤黏膜:大部分SLE患者在病程中可出现皮疹,一般无瘙痒。最典型的皮疹是颜面部蝶形红斑(如图),此外,盘状红斑、甲周红斑、面部和躯干部皮疹、雷诺现象、脱发、口腔溃疡、光过敏也较常见。
3、关节、肌肉:SLE患者可出现关节痛、晨僵,症状与类风湿关节炎类似,但为非侵蚀性关节炎(一般无骨质破坏),关节、软组织病变严重者可出现Jaccoud关节病(注意与晚期类风湿关节炎鉴别);肌痛、肌无力。
Jaccoud关节病
4、浆膜炎:约半数以上SLE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出现浆膜炎,如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5、肾脏:几乎所有SLE患者均有肾脏受累,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管型尿、水肿、高血压等,严重者可导致慢性肾衰竭。
6、心脏:SLE可累及心包、心内膜、心肌、冠状动脉。心包炎可表现为心包积液。SLE所致疣状心内膜炎(Libman-Sacks)病理表现为二尖瓣后叶的心室侧出现瓣膜赘生物,常无临床症状,但可脱落引起栓塞或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10%患者出现心肌炎,临床表现为心前区不适、心律失常、呼吸急促,冠状动脉受累可出现胸闷痛等。
7、肺部:SLE可引起肺间质病变,临床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干咳、低氧血症,肺功能检查弥散功能下降。少数患者可出现肺泡出血,临床表现为咯血,病情危重,死亡率高。肺动脉高压在SLE患者并不少见,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之一。
8、神经系统:SLE累及神经系统称为神经精神狼疮(NP-SLE) 。轻者表现为头痛、计算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等,重者可出现精神失常、癫痫、脱髓鞘病变、脑血管意外等。
9、血液系统:活动期SLE可有血红蛋白下降(Coomb‘s试验多阳性)、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部分患者可有无痛性轻中度淋巴结肿大,少数患者脾大等。
10、消化系统:可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少数病人可并发急腹症,如肠系膜血管炎、胰腺炎、肠坏死、假性肠梗阻。此外SLE还可出现蛋白丢失性肠病和肝功能异常(注意筛查自身免疫性肝病)。
11、眼睛:SLE可出现视力下降,需注意视网膜血管炎,眼底表现为视网膜出血、视盘水肿;累及视神经重者可导致失明。
12、抗磷脂综合征(APS):表现为动脉和(或)静脉血栓形成,反复自发流产、血小板减少、多种抗磷脂抗体呈阳性。(SLE患者抗磷脂抗体阳性不一定是APS,应结合其特异的临床表现才能诊断是否合并有继发APS)
当出现上诉疑似症状时应尽快前往风湿病专科就诊。
四、实验室检查
1、抗核抗体(ANA):SLE患者ANA几乎100%阳性,敏感性高,但无特异性,可见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ANA是SLE的筛查指标,而非确诊指标)。
2、抗ds-DNA抗体:是诊断SLE的特异性抗体(标记抗体),与疾病活动度相关。
3、抗可提取物抗原(ENA)抗体谱:其中抗Sm抗体为SLE标记抗体、抗RNP抗体(与雷诺现象和肺动脉高压有关)、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注意继发干燥综合征)。
4、抗磷脂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抗β2-糖蛋白1(β2-GP1)、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为SLE分类诊断标准之一)。
5、抗组织细胞抗体:抗红细胞抗体(Coomb‘s试验),阳性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抗血小板相关抗体导致血小板减少,抗神经元抗体多见于NP-SLE。
6、C3、C4降低,多见于SLE疾病活动期。
7、血常规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降低。
8、尿常规:如有狼疮肾炎可出现尿蛋白、尿红细胞、管型等。
五、治疗
目前SLE仍无法根治,但只要遵医嘱、规律用药、定期复查,长期病情控制稳定的患者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SLE一经确诊,务必高度重视,治疗原则为早期、个体化、规范、“双达标”治疗。
目前SLE主要治疗药物如下:
1、糖皮质激素:
激素在SLE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诱导疾病缓解的基础用药。
多使用中效激素: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病情稳定后遵医嘱减药至维持最低剂量,切不可擅自停用激素。治疗过程中应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以预防骨质疏松。
2、羟氯喹:
属于免疫调节剂,长期服用可降低疾病活动度、减少器官损害和血栓发生等风险,是SLE背景用药,用于除有禁忌症的全部SLE患者(有房室传导阻滞者禁用)。
建议定期1年左右至眼科检查眼底与角膜。
3、免疫抑制剂:
包括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素A、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等,可控制器官损害和降低病情活动度,预防疾病复发等。
使用免疫抑制剂前应完善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肝肾功能和血尿常规并定期复查。
服药期间不可怀孕,应至少停药半年以上才能备孕。
4、生物制剂:
如贝利尤单抗、泰它西普、利妥昔单抗等。
贝利尤单抗、泰他西普用于疾病活动且伴肾脏、血液系统、皮肤黏膜、骨骼肌肉受累、抗dsDNA抗体阳性、低补体血症、泼尼松>7.5 mg/d,或因残留疾病活动激素无法减量和(或)复发等特征的SLE患者。2024 KDIGO指南推荐Ⅲ/Ⅳ型±Ⅴ型LN初始治疗即可联用贝利尤单抗。泰他西普推荐用于经常规治疗后SLE仍有疾病活动,或常规治疗后复发时。利妥昔单抗用于难治性或重症SLE(如狼疮肾炎、血液系统受累)患者。
首次使用生物制剂应关注输液反应与注射部位反应,使用期间应注意感染风险。
(1)如何监测和管理接受生物制剂治疗的SLE患者的安全性
避免使用于严重活动性感染或免疫力明显受损的患者中,对有慢性感染或反复感染史的患者应充分权衡后谨慎使用。使用生物制剂前应仔细询问既往病史并详细筛查结核病、乙型及丙型病毒性肝炎、带状疱疹、艾滋病和机会性感染等情况,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感染、输液/注射反应等,高度警惕潜在的不良反应、必要时提前预防并积极应对。
(2)应用生物制剂的SLE患者可否接种疫苗
在生物制剂治疗的同时应避免接种活疫苗,灭活疫苗、重组疫苗等其他类型的疫苗可根据患者需求接种。由于生物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免疫系统,因此应避免接种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如甲型肝炎、乙型脑炎、麻疹等),防止疫苗引起感染。对于存在不同类型可供选择的疫苗,应优先选择非活疫苗,例如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新冠灭活疫苗等;使用利妥昔单抗的患者建议在给药前或后间隔2~4周甚至更久接种。
5、血浆置换和免疫吸附:
短期改善重度或难治性狼疮患者临床症状,为常规治疗争取治疗时间。
6、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可改善难治性或合并感染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结局。
7、植物药:
雷公藤多苷片对于SLE、狼疮肾炎有一定疗效,但需注意其性腺毒性,备孕期患者禁用,此外白芍总苷可改善SLE皮疹。
六、预后
随着SLE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SLE患者的生存率大幅度提高,我国SLE患者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4%和89%,SLE已经由既往的急性、高致死性疾病转为慢性、可控性疾病。
七、日常调护
1、正确认识疾病,调整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适度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戒烟忌酒,避免过度劳累及熬夜。
2、避免接触常见的危险物质:SLE最常累及皮肤,应尽量避免接触染发剂、纹眉剂等化学物品并减少使用化妆品。
3、防晒:避免日光暴晒、紫外线照射,做好物理防晒措施。
4、饮食:应遵守食饮有节、谨和五味的原则,均衡饮食,忌食生冷、辛辣刺激、不洁食物。减少摄入高糖高脂食物;适当饮茶、咖啡,补充富含双歧杆菌的酸奶可以调节肠道菌群。适当补充维生素D,减少食用增强光敏感作用的食物,如香菇、蘑菇、芹菜、柠檬、芒果、无花果等。
5、预防、减少感染的机会:勤洗手、室内通风,外出佩戴口罩,及时增减衣物,必要时接种疫苗等。
6、避免不合时宜的妊娠或分娩:妊娠期及哺乳期病情可能会加重,口服避孕药含有的雌激素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狼疮。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应在疾病缓解期,在风湿科专科医师和妇产科医师的同时指导及严密监测下可考虑妊娠。
7、避免使用可诱发SLE复发的药物,如青霉胺、肼苯哒嗪、普鲁卡因胺、苯妥英钠、异烟肼、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避孕药等。
8、定期至风湿病专科复诊、复查、规律服药,遵循医嘱,切勿擅自减药、停药。
9、当SLE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新出现的皮疹、脱发、口腔溃疡、关节肿痛,应警惕SLE的复发,立即就诊。
八、SLE患者的工作选择
SLE患者应避免从事的工作:
1、外卖员、快递员、建筑工人、清洁工等长期处于室外,容易暴露于大量紫外线的工作。避免长期使用验钞机、复印机等会产生人造紫外线的工作,例如:银行柜员。
2、美甲、美发、室内装修、部分工厂及服装行业等长期接触化学药品工作。
3、避免高强度工作,不建议SLE患者选择工作强度大、昼夜颠倒的工作。避免久站、久立、长期伏案工作。
专家介绍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
学术任职:
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 委员
福建省青年医师协会 理事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 常务委员
福建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 常务委员
福建省免疫学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委员
福建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分会 委员
福建省免疫学会风湿免疫专委会 委员
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分会 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类风湿关节炎与脊柱关节炎学组、慢病学组委员等诸多学术任职
《中国医药科学》、《中国当代医药》编委、《中国医学创新》、《中外医学研究》特约编委,《世界中医药》、《中国现代医生》审稿专家、《医学界》专栏作者。
科研工作:主持省自然课题1项,卫健委中青年骨干人才课题1项,已发表SCI、CSCD、北大核心等文章2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2部。
专业特长: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高尿酸血症,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白塞病、系统性硬化症、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纤维肌痛综合征、风湿性多肌痛等风湿免疫病的规范诊疗。
风湿病科门诊:每周二全天、周三上午(1号楼2楼215诊室)
高尿酸血症/痛风专病门诊:每周五上午(7号楼3楼305诊室)